解決五缺問題 壯大半導體產業
- 發布日期:2018-08-22
- 更新日期:2020-02-07
作者:陳佩利主任秘書
半導體是台灣的重要產業,對經濟發展居功厥偉,2017年創造2兆4千餘億元的產值,就業人數24萬人,亦為生技醫藥、亞洲•矽谷、智慧機械、綠能科技及國防產業等五大創新旗艦計畫之基礎磐石。我國的半導體製造與封裝測試業皆占全球第一;IC設計為全球第二,為全球重要的半導體產業國家之一。
產業發展需要良好的投資環境,面對目前產業面臨的缺地、缺水、缺電、缺才及缺工等問題,行政院長賴清德親自主持「加速投資台灣專案會議」,解決產業界面臨問題。另在經濟部工業局安排下,賴清德院長5月17日至新竹台積電總部,與台灣半導體產業業者進行交流座談。賴院長強調,政府會與半導體產業共同努力,也希望半導體產業發展出新的產業,包括:人工智慧、大數據、雲端運算及自駕車等,並能在各產業開花結果,形成數位經濟,讓台灣成為智慧國家。
在缺人(工)方面,從「攬才、留才、育才」三大政策方向,解決產業人才不足的問題。運用「媒合就業,開發勞動力;改善低薪,創造友善職場;產學雙贏,縮短學用落差」三大對策,解決缺工問題。攬才部分,已於今年2月施行的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讓國際級人才從簽證、居留、稅金及依親等各方面更為便利;另亦提出新經濟移民法草案,包括規劃鬆綁外國專業人才工作資格條件、新增留用及引進中階外籍技術人力、引進海外國人及其後代、鬆綁投資移民投資要件,以及對於取得永久居留之外籍工作者,提供類國民待遇等,以強化引進及留用國家經濟發展所需的優質人才與技術人力。
在留才面,政府積極優化稅制並新增企業獎酬管道,包括修正「所得稅法」,將綜所稅最高稅率自45%調降為40%;研修「產業創新條例」,放寬公司員工取得獎酬股票得以較低價格計算所得課稅,有助於公司留才;研修「公司法」,將員工獎酬工具的發放對象擴及控制公司及從屬公司的員工;企業為留才所需,提供員工獎酬之工具,例如庫藏股年限,課稅價格選擇權等規定,在不違反國際會計準則(IFRS)下,將盡量放寬等。
在育才面,政府致力提高學研人才薪資待遇及培育數位科技人才;透過高教深耕計畫之彈性薪資方案,提高學研人才之薪資;推動大學跨域學生智慧科技應用技能培育,加速培訓企業員工具備科技應用技能,至少每年培育智慧科技實務應用人才5,000人等。
在缺水方面,在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,供水穩定是業者安心在臺發展之必要條件,經濟部會依區域水資源特性及優先確保各用水人權益條件下,積極推動開源、節流、調度及備援四大穩定供水策略。此外,政府與企業共同以開源與節流方式進行改善,也是水資源管理成功的關鍵要素。如台南透過「掌水工」機制,調度農田用水協助農民灌溉,省下約1座南化水庫的儲水量,顯示政府與民間在合理條件下,積極的管理與協同,能有效改善水資源的使用效率,舒緩缺水問題。
在用電部分,核能佔台灣整體發電量約12%,運作中之核電廠即將於113年如期退役。配套方案中除深澳、協和電廠將規劃啟用外,未來除了火力發電佔整體發電量80%,政府將持續推動太陽能、風力等再生能源發電。此外,目前再生能源的推動已獲得業界的積極參與,目前申請的發電量已由3GW擴大至10GW,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希望能達20%。足見非核家園、穩定供電、空污改善的目標,確實持續的推展。
解決缺地問題部份,依據產業發展趨勢預估,在民國111年仍有1,266公頃的新增產業用地需求。政府將務實推動「公有土地優惠釋出」、「政府開發之民間閒置土地輔導釋出」及「產業用地開發與更新」等三大策略,預估提供產業用地約1,442 公頃,以滿足廠商設廠投資之用地需求。
相信在政府積極努力解決五缺問題下,未來半導體產業能更加蓬勃發展。
- 聯絡單位:經濟部工業局秘書室服務科
- 聯絡人:劉小姐
- 聯絡電話:02-27541255 #3442
- 聯絡單位Email:gyliu@moeaidb.gov.tw